乐氏历史上第一个进士是:唐垂拱三年(687年)丁亥科,河南南阳人乐尧恭,最后一名进士是清光绪二十年(1894年)甲午科恩贡进士,湖北阳新人乐泷清。据不完全统计在全国各地乐氏宗谱有记载的进士130多人,但能在权威科举文献中找到确认考证的只有76人(包括武进士、特赐进士、恩贡进士)。地域分布:湖南15人、浙江15人、江西12人、湖北11人、福建7人、河南3人、山东2人、贵州2人、陕西、江苏、广西、北京、湖北、四川、安徽各1人,籍贯不详2人。按朝代分布:唐代6人、五代十国2人、宋代32人、元代3人、明代15人、清代18人。这76人中状元1名是南唐保大十年壬子科江西宜黄人乐史,特赐状元一名宋宝祐元年癸丑科湖南永州人乐雷发。
“学而优则仕”一直是古人追寻的目标。随着科举制度的不断完善、科举人仕人数的迅速增加,以及进士登第者社会地位的提高,科举取士已经成为国家选官的主渠道,登第入仕亦成为芸芸士子不懈追求的梦想。乐氏自然也成了名臣辈出的姓氏。据史书记载,乐氏进士起家的达官家族为数众多。唐浙江兄弟二尚书:兵部尚书乐仁规(唐龙纪元年已酉科进士)、刑部尚书乐仁厚(唐大顺二年辛亥科进士)。北宋江西一门四代七进士兄弟三人同科及第:乐史(太平兴国五年庚辰科进士)、乐黄裳、乐黄中、乐黄目(兄弟三人同登淳化三年壬辰科进士)、乐黄庭(咸平元年戊戌科进士)、乐宝国(景祐元年甲戌科进士)、乐滋(天圣八年庚午科进士)。南宋末——元初湖南一门六代十进士:乐伯舆(绍兴十二年壬戌科进士)、乐公明(淳熙八年辛丑科进士)、乐公说(庆元五年已未科进士)、乐雷发(宝祐元年癸丑科特赐状元)、乐斗之(开庆元年未科进士)、乐仲谦(景定三年壬戌科进士)、乐椿夫(咸淳元年乙丑科进士)、乐萱夫(咸淳四年戊辰科进士)、乐疑山(咸淳七年辛未科进士)、乐俊卿(元延祐五年戊午左榜进士)。
纵观历史,乐姓进士出身的官员中曾涌现出一批以国家安危为已任的志士仁人,他们共同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爱国篇章,铸就了“尚忠义”的传统。山东单县人乐朋龟,唐咸通十四年(873年)登进士第,僖宗朝仕至兵部尚书。时宦官弄权败政。乐朋龟心忧社稷,向僖宗苦苦进谏,当僖宗脸色阴沉欲转身离殿时,他情急之下扯破了僖宗的衣裳。僖宗生气地说:“正言碎朕衣矣!”臣子撕破皇帝衣裳,被视为大不敬,往往会招来杀身之祸。乐朋龟却面不改色,仍不惜以死相谏:“陛下不惜碎衣,臣岂惜碎首以报陛下?此曹今日受富贵之利,陛下他日受危亡之祸!”唐僖宗听罢乐朋龟一番言谈,不仅没有怪罪,反而对他刮目相看。内侍请僖宗换下撕裂的衣裳,僖宗不许,曰:“留下旌直臣。”乐朋龟由此名动朝野。
自唐以来,乐氏进士从政官员的一个特点是,他们大都能问学不辍,著书立书,涌现出不少有影响的学者型官员。如,北宋著名学者乐史,撰写了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鸿鸿篇巨制《太平寰宇记》,还著有《贡举事》、《广孝传》、《总仙记》、《上清文苑》、《广卓异记》等八百余卷。唐咸通进士乐朋龟,著有《纶阁集》、《德门第》等。唐大顺进士乐仁厚,著有《林园杂记》、《礼琼史纪年》等。北宋淳化进士乐黄目,著有《学海搜奇录》、《圣朝郡国志》等。南宋宝祐特赐状元乐雷发,著有《雪矶丛稿》、《声远诗文》等。明弘治进士乐頀(乐护)著有《木亭杂稿》等。
总之,乐姓进士出身入仕的官员,或执国,或为朝官,或为政一方,他们中大多数都能恪守儒家“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”之道,为国出力,替民分忧。可以说是人才辈出、硕学相望。
中华乐氏历代进士题名录
(按登第时间为序)
姓名 |
登第年份 |
主要官职 |
籍贯现属地 |
公元 |
历史纪年 |
乐尧恭 |
687 |
唐垂拱三年丁亥科 |
刺吏 |
河南南阳市 |
乐简 |
743 |
唐天宝二年癸未科 |
大都督府司马 |
陕西西安市 |
乐聘 |
812 |
唐元和七年壬辰科 |
府尹 |
河南固始县 |
乐朋龟 |
873 |
唐咸通十四年癸巳科 |
太子少保 |
山东单县 |
乐仁规 |
889 |
唐龙纪元年已酉科 |
兵部尚书 |
浙江北仑区 |
乐仁厚 |
891 |
唐大顺二年辛亥科 |
刑部尚书 |
浙江北仑区 |
乐伍 |
940 |
南唐昇元四年庚子科 |
直隶副使 |
河南开封市 |
乐史 |
952 |
南唐保大十年壬子科状元 |
兵部待郞 |
江西宜黄县 |
980 |
宋太平兴国五年庚辰科 |
乐丰 |
985 |
宋雍熙二年乙酉科 |
朝散大夫 |
福建大田县 |
乐黄裳 |
992 |
宋淳化三年壬辰科 |
大常博士 |
江西宜黄县 |
乐黄中 |
992 |
宋淳化三年壬辰科 |
华亭令 |
江西宜黄县 |
乐黄目 |
992 |
,宋淳化三年壬辰科 |
右谏议大夫 |
江西宜黄县 |
乐黄庭 |
998 |
宋咸平元年戊戌科 |
大理寺丞 |
江西宜黄县 |
乐琪 |
1005 |
宋景德二年乙巳科 |
转运副使 |
山东济宁市 |
乐隆煦 |
1015 |
宋大中祥符八年乙卯科 |
翰林学士 |
浙江北仑区 |
乐滋 |
1030 |
宋天圣八年庚午科 |
不详 |
江西宜黄县 |
乐宝国 |
1034 |
宋景祐元年甲戌科 |
秘书监校书郎 |
江西宜黄县 |
乐然 |
1106 |
宋崇宁五年丙戌科 |
山东掖县知县 |
浙江北仑区 |
乐公兗 |
1112 |
宋政和二年壬辰科 |
不详 |
福建沙县 |
乐伯舆 |
1142 |
宋绍兴十二年壬戌科 |
不详 |
湖南永州市 |
乐备 |
1154 |
宋绍兴二十四年甲戌科 |
军器监簿 |
江苏昆山市 |
乐守祯 |
1163 |
宋隆兴元年癸未科 |
大理评事 |
福建尤溪县 |
乐粱愉 |
1169 |
宋乾道五年已丑科 |
著作郎 |
不详 |
乐成君 |
1178 |
宋淳熙五年戊戌科(宗谱记宋淳熙六年有误) |
校尉副使 |
福建尤溪县 |
乐公明 |
1181 |
宋淳熙八年辛丑科 |
不详 |
湖南永州市 |
乐从觉 |
1184 |
宋淳熙十一年甲辰科 |
宣政使 |
浙江北仑区 |
乐威南 |
1187 |
宋淳熙十四年丁未科(宗谱记宋淳熙十五年有误) |
不详 |
福建尤溪县 |
乐公说 |
1199 |
宋庆元五年已未科 |
不详 |
湖南永州市 |
乐韶 |
1208 |
宋嘉定元年戊辰科 |
桃源县尉 |
湖南永州市 |
乐衍 |
1211 |
宋嘉定四年辛未科(宗谱记嘉定三年有误) |
尚书左司郎中 |
江西泰和县 |
乐帮基 |
1238 |
宋嘉熙二年戊戌科(宗谱记宋嘉熙元年有误) |
督粮判使 |
福建尤溪县 |
乐师叔 |
1241 |
宋淳祐元年辛丑科 |
不详 |
福建沙县 |
乐从宜 |
1250 |
宋淳祐十年庚戌科(宗谱记明朝进士有误) |
都水监丞 |
湖北阳新县 |
乐雷发 |
1253 |
宋宝祐元年癸丑科特赐状元 |
不详 |
湖南永州市 |
乐斗之 |
1259 |
宋开庆元年已未科 |
不详 |
湖南永州市 |
乐仲谦 |
1262 |
宋景定三年壬戌科 |
不详 |
湖南永州市 |
乐椿夫 |
1265 |
宋咸淳元年乙丑科 |
不详 |
湖南永州市 |
乐萱夫 |
1268 |
宋咸淳四年戊辰科 |
大理评事 |
湖南永州市 |
乐疑山 |
1271 |
宋咸淳七年辛未科(宗谱记宋咸淳九年的误) |
不详 |
湖南永州市 |
乐君进 |
1274 |
宋咸淳十年甲戌科 |
军需库使 |
湖北阳新县 |
乐大原 |
1315 |
元延祐二年乙卯科左榜 |
不详 |
浙江北仑区 |
乐俊卿 |
1318 |
元延祐五年戊午左榜(宗谱记元大德五年有误) |
不详 |
湖南永州市 |
乐淑明 |
1321 |
元至治元年辛酉科左榜 |
不详 |
湖北阳新县 |
乐叔溪 |
1371 |
明洪武四年辛亥科 |
监察御史 |
浙江北仑区 |
乐用才 |
1404 |
明永乐二年甲申科 |
翰林院编修 |
浙江北仑区 |
乐继美 |
1439 |
明正统四年已未科(宗谱记正统三年有误) |
按察使司佥事 |
江西泰和县 |
乐章 |
1460 |
明天顺四年庚辰科(宗谱记明天顺元年有误) |
奉政大夫 |
广西横县 |
乐宣 |
1469 |
明成化五年己丑科(宗谱记明成化四年有误) |
户部主事 |
湖南永州市 |
乐继偕 |
1469 |
明成化五年己丑科(宗谱记明成化四年有误) |
尚宝司少卿 |
江西泰和县 |
乐宗茂 |
1472 |
明成化八年壬辰科 |
右庶子 |
浙江余杭市 |
乐镛 |
1475 |
明成化十一年乙末科 |
太医院院判 |
浙江北仑区 |
乐頀(乐护) |
1502 |
明弘治十五年壬戌科(有些资料记明弘治十八年乙丑科) |
河南左参政 |
江西临川市 |
乐选 |
1511 |
明正德六年辛末科 |
工部主事 |
浙江余杭市 |
乐裕骐 |
1523 |
明嘉靖二年癸未科 |
左长史 |
安徽全椒县 |
乐舜宾 |
1559 |
明嘉靖三十八年已末科 |
广东惠州知州 |
浙江北仑区 |
乐时震 |
1562 |
明嘉靖四十一年壬戌科 |
翰林修撰 |
不详 |
乐有和 |
1564 |
明嘉靖四十三年甲子科武进士 |
千总 |
浙江北仑区 |
乐守实 |
1619 |
明万历四十七年已未科(宗谱记戊午科有误) |
不详 |
湖北阳新县 |
乐棠鸿 |
1697 |
清康熙三十六年丁丑科 |
钦天监主簿 |
湖北孝感市 |
乐士恪 |
1742 |
清乾隆七年壬戌科 |
按察副使 |
湖南永州市 |
乐球 |
1751 |
清乾隆十六年辛未科恩贡进士 |
征仕郎 |
湖北阳新县 |
乐光霖 |
1754 |
清乾隆十九年甲戌科(《皇清进士传稿》记清雍正十一年癸丑科) |
典卫司丞 |
湖北阳新县 |
乐廷俊 |
1760 |
清乾隆二十五年庚辰武进士 |
二等待卫 |
浙江北仑区 |
乐光周(观周) |
1805 |
清嘉庆十年乙丑科 |
不详 |
湖南永州市 |
乐雍伟 |
1814 |
清嘉庆十九年甲戌科 |
提学使 |
北京市 |
乐韶 |
1817 |
清嘉庆二十二年丁丑科特赐进士 |
知州 |
江西金溪县 |
乐和瑞 |
1822 |
清道光二年壬午科 |
国子监司业 |
河北邯郸市 |
乐克谐 |
1826 |
清道光六年丙戌科 |
不详 |
湖南永州市 |
乐伦清 |
1836 |
清道光十六年丙申科 |
儒学学正 |
湖北阳新县 |
乐骏雷 |
1838 |
清道光十八年戊戌科武进士 |
武信骑尉 |
湖北宜都市 |
乐瀛烔 |
1844 |
清道光二十四年甲辰科 |
山东学政 |
浙江慈溪市 |
乐叙康 |
1853 |
清咸丰三年癸丑科 |
宗人府主事 |
贵州贵阳市 |
乐贤平 |
1860 |
清咸丰十年庚申科 |
光禄寺署丞 |
湖北黄冈市 |
乐昌容 |
1874 |
清同治十三年甲戌科 |
内阁典籍 |
贵州黄平县 |
乐奋进 |
1880 |
清光绪六年庚辰科 |
盐运司运判 |
四川芦山县 |
乐泷清 |
1894 |
清光绪二十年甲午科恩贡进士 |
国子监学录 |
湖北阳新县 |
主要参考文献
1、《中华进士》台北故宫博物院编;2、《皇明进士登科考》台湾国立中央图书馆编;3、《中国人名大词典》上海辞书出版社;4、《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》上海古籍出版社;5、《登科记考》(缩影本)中华书局,6、天一阁科举馆文献。7、《宋元科举三录》,徐乃昌影刻明刊本;8、《国朝历代进士碑录初集.附》(清)李周望,乾隆刻本;9、《唐尚书省郎官石柱题名考》(清)劳格,中华书局;10、《登科记考》(清)徐松,中华书局;11、《历代鼎甲录》(清)杨庆之,国家图书馆古籍善本;12、《历代贡举志》(明)冯梦桢,国家图书馆古籍善本